时间:2021-01-26 10:59
大小:12.7M
系统:WinAll
语言:中文
高考是个非常重要的阶段,要想提分找对复习方法非常重要,精品下载站整理了2020年最新的全国各省份的比较经典的2020全国中考语文真题及解析汇总给大家,全都是word文档,可以直接打印出来做题及解析,超级方便。
2020年四川省德阳市中考语文试卷.doc
安徽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北京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福建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广东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广东省广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贵州省安顺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贵州省贵阳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贵州省黔东南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贵州省黔西南州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海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河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河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黑龙江齐齐哈尔市、黑河市、大兴安岭地区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黑龙江省绥化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湖北省黄冈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湖北省随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湖北省孝感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湖南省长沙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湖南省株洲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吉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江苏省苏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江苏省泰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江西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-docx
辽宁省沈阳市2020年九年级中考语文试题-docx
内蒙古鄂尔多斯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0年中考汉语试题.docx
内蒙古通辽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青海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山东省德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山东省东营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山东省菏泽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-.docx
山东省济宁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山东省青岛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山东省泰安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山东省威海市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.docx
山东省潍坊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山西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上海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四川省达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四川省甘孜州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四川省广安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四川省凉山州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-.docx
四川省泸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-.docx
四川省眉山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四川省内江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天津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新疆自治区、生产建设兵团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云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.docx
重庆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B卷).docx
1.(3分)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( )
A.应和(hè) 厄运(è) 静谧(mì) 不屑置解(xuè)
B.坍塌(tān) 蹒跚(pán) 清冽(liè) 锲而不舍(qiè)
C.确凿(záo) 伛偻(yǔ) 沉砀(dàng) 忧心忡忡(zhōng)
D.挟持(xiǎ) 恐吓(hè) 器皿(mǐn) 惟妙惟肖(xiào)
2.(3分)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( )
A.狼藉 秀颀 屏息敛声 无可耐何
B.依傍 遒劲 诩诩如生 截然不同
C.寥落 洗涤 正襟危坐 免冠徒跣
D.躁热 深宵 油光可鉴 天伦之乐
3.(3分)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( )
A.中国山水画不在乎让观赏者身临其境地进入其中,更讲求山水画的意境。而意境的产生依赖于对事物的深入认识。
B.苏州园林设计讲究因地制宜,自出心裁,强调随地形、地势变化而变化。要有自己的创造和地域特色。
C.《傅雷家书》是一部充满着浓浓父爱的苦心孤诣、呕心沥血的教子篇,也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。
D.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。吕伟充满自信,神采奕奕,沉静自若地走上十米高台,从容不迫地准备开始她完美的凌空一跳。
4.(3分)下列句子,有语病的一项是( )
A.近期我国南方普降暴雨,川、黔、鄂、皖等不少省份都遭受了洪涝灾害,各级政府启动防灾减灾预案,力争把损失减到最低程度。
B.6月23日,北斗第55颗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后,通过5次变轨,进入预定轨道,相当于卫星进入工作岗位,准备正式“开工”。
C.身患重疾的张桂梅老师,在南疆大山里创办了全免费的女子中学,12年来默默奉献,把不少家境困难的女生送进了大学,改变了她们的人生命运。
D.因为疫情防控原因不得不待在家里,许多人创新开发和制作的不少新奇菜品,色香味俱全,成了“厨艺达人”、”美食网红”。
5.(3分)下列文化常识,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( )
A.话剧《屈原》,是郭沫若创作的一部历史剧。第五幕中的独白,通过对“风”“雷”“电”等的歌颂,表现了主人公痛恨黑暗向往光明的强烈情绪。
B.从司马迁的《史记》到《明史》,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。在清朝被钦定为正史,但梁启超说“二十四史非史也,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”。
C.冰心,原名谢婉莹,福建长乐人,著名作家,诗人。她的散文《荷叶?母亲》,用红莲比喻自己,借遮盖大雨的荷叶比喻母亲,赞颂伟大的母爱。
D.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,代词、动词或形容词组成,词和词之间是并列关系,可以直接组合,也可靠连词放在中间来组合。
6.(3分)请你用对偶的形式,根据下面的文字为图书馆写一则广告,大致介绍清楚图书馆的环境和馆内藏书,20字以内。
图书馆设在四合院中,有很好的环境;藏书室中有古今中外的上万卷图书。
二、现代文阅读(34分)(一)(共9分)
7.(9分)读下列文段,回答文后问题。
不要秘诀的秘诀
邓拓
①以前在书店里常常可以看见有所谓《读书秘诀》《作文秘诀》之类的小册子,内容大致相似,其实没什么绝对的制胜法宝。但是,有些读者贪图省力,不肯下苦工夫,抱着找秘诀的心理,结果就不免上当。因此,向他们敲一下警钟还是必要的。
②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,都不懂得什么秘诀。你即便问他,他实在也说不出。明代的学者吴梦祥自己定了一份学规,上面写着:“古人读书,皆须专心致志,不出门户。如此痛下工夫,庶可立些根本,可以向上。或作或辍,一暴十寒,则虽读书百年,吾未见其可也。”
③看来这个学规中,除了“不出门户”的关门读书的态度不值得提倡以外,一般都是很好的见解。事实的确是这样。不管你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,只要专心致志,痛下工夫,坚持不断地努力,就一定会有收获。最怕的是不能坚持学习和研究,抓一阵子又放松了,这就是“或作或辍,一暴十寒”的状态,必须注意克服。吴梦祥的这个学规对我们今天仍然有一些用处。
④这种学规早在宋代就十分流行,特别是朱熹等理学家总喜欢搞这一套。但是其中也有的不是学规,而是一些经验谈。如陈善的《扪虱新话》一书写道:“读书须知出入法。始当求所以入,终当求所以出。见得亲切,此是入书法;用得透脱,此是出书法。盖不能入得书,则不知古人用心处;不能出得书,则又死在言下。惟知出知入,得尽读书之法也。”
⑤我们要知道,陈善是南宋淳熙年间,即公元十二世纪后半期的人。在那个时候他就能够提出这样鲜明的主张,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了。他主张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,就是说要知入知出;要体会古人著作的精神和实质而不要死背一些字句,就是说要体会古人用心处而不可死在言下。不但这样,他还反对为读书而读书的倾向。他主张读书要求实际运用,并且要用得灵活,即所谓“透脱”。你看他的这些主张,难道不是一种反教条主义的主张吗?他的这个主张,过去很少有人注意,因为他的声名远不如朱熹等人,但是他根据自己读书的经验而提出了这种主张,我想这还是值得推荐的。
⑥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中,如陆九渊的读书经验也有可取之处。《陆象山语录》有一则写道:“如今读书且平平读,未晓处且放过,不必太滞。”接着,他又举出下面的一首诗:“读书切戒在慌忙,涵泳工夫兴味长;未晓不妨权放过,切身须要急思量。”
⑦这就是所谓“读书不求甚解”的意思。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,而是主张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,不要死扣住不放。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,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;如果仍然不懂,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。这个意思对于我们现在的青年读者似乎特别有用。
⑧至于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,要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,这个主张古代的读书人却没有胆量提出。古代只有一个没有机会读书的木匠,曾经有过类似这种思想的萌芽。这个人就是齐国的轮扁。据《庄子》《天道篇》记载:“桓公读书于堂上,轮扁斫轮于堂下,释椎凿而上,问桓公曰:敢问公之所读何言耶?公曰:圣人之言也。曰:圣人在乎?公曰:已死矣。曰:然则君之所读者,古人之糟粕已夫!”接着,轮扁还介绍了他自己进行生产劳动的经验。他的话虽然不免有很大的片面性,他不该把一切所谓“圣人”之言全部否定了;但是,他反对读古人的糟粕,强调要从生产劳动中去体会,这一点却有独到的见地。
⑨我们现在读书的态度和方法,从根本上说,也不过如此。而这些又算得是什么秘诀呢?!如果一定要说秘诀,那么,不要秘诀也就是秘诀了。
(有删改)
(1)下列对作者文中观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
A.要有专心致志的读书态度。
B.要读书更要灵活地实际运用。
C.“不求甚解”也是读书的一种好方法。
D.在生产劳动中才能取其精华、去其糟粕。
(2)下列对选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
A.选文第①段例举现实生活中关于读书的现象,其目的是为了引出自己的现点和论述。表明写作本文有极强的针对性。
B.选文第⑤段紧扣第④段,先叙后议,叙议结合,强调了我们在读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实际运用,更要用得灵活。
C.综观全文,选文的主体部分是四则引文,以及作者结合引文进行的多角度阐释,所以,这四个部分可以颠倒顺序。
D.作为论述类文本。选文最大的特色是大量使用了举例论证。所选四个例子精要贴切,角度各不相同,具有极强的说服力。
(3)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
A.题目“不要秘诀的秘诀”,前一个“秘诀”指的是专心致志的读书态度和科学的读书方法;后一个“秘诀”指的是不下苦功就会读书、作文的方法。
B.选文在第⑥⑦段要阐明的是:在读书的过程中,限于自身的知识和阅历,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,不死抠住不放,恰好是科学的读书方法。
C.作者在最后一段明确地告诉人们:读书其实是没有秘诀的,关键在于要放弃贪图省力。不下苦功的念头,以专心致志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去读书。
D.“我觉……”“我想……”“我们现在读……”,选文中大量出现这样的语句。使得整篇文章语言不温不火,娓娓道来,特别具有亲和力和说服力。
(二)(10分)
8.(10分)读下列文段,回答文后问题。
材料一
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。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、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,包括遗址、古墓葬、古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。非物质文化遗产(简称“非遗”)是指各种以非物质状态存在的,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、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,包括口头传统、传统表现艺术、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等,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共分为10个大类。
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文化及其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它凝聚着一个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基因,是人类生命的记忆,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,是人类智慧的结晶,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。对于人类社会或群体以至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认同,民族精神的承续,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。但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,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延续更多的是依靠个人的力量,这与其存在特点有很大关系,因此也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链容易出现中断。某些领域或项目往往因传承人的死亡而走向衰落,不经意就会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之中。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,归根结底要落实到每一个群体、每一个传承人。
随着社会的变迁发展,人们也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。2006年起,国务院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“文化遗产日”。